2018-01-09 10:19 物聯網 智能交通
當前,物聯網被視為新一輪產業升級的催化劑,作為第三次信息技術革命的代表性技術,是信息化、工業化“兩化融合”的主要驅動,成了許多國家為應付金融危機、振興經濟而重點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
作為一個提出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政策的國家,我國已將物聯網產業發展上升到國家產業規劃,無論是在研發還是建設方面都給予了極大的投入。物聯網對于扭轉我國長期依賴傳統勞動力密集型產業的局面、加快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新興產業、走產業高端化道路等方面,實現從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轉變都具有不同凡響的意義。
在智能交通方面,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能夠提供實時交通信息服務的系統VICS,該系統能夠利用VICS車載設備的GPS等,對車輛進行導航和路徑誘導。日本目前正在推廣一種更加先進的交通管理系統UTMS,其動態路徑誘導子系統DRGS開創了中心式路徑誘導系統應用的先河,該系統將UTMS系統感知到的實時交通數據轉換為路段行程時間數據,并進行中心決定式的路徑誘導以計算出最優路徑。該系統目前己經在日本東京投入使用,但是由于某些方面原因只能主要道路上進行動態誘導。
物聯卡之家資訊指出,交通信息采集的數據源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靜態數據,另一類是動態交通信息。靜態數據有RFID等閱讀器獲得預先已經錄入進標簽的不可隨意變動的數據,車牌一號碼等信息。若靜態數據中含有可唯一標識的ID號,則可成為交通參與對一象的身份識別號。若不存在靜態數據捕獲的設備,感知的對象信息由系統目動分配。
動態交通信息采集是基于ITS傳感器來實現的,在道路檢測點設置ITS傳感器可以識別道路交通狀況、道路環境信息及交通異常事件等,并實時傳送給感知信息、中心。動態交通信息采集技術是城市交通管理與控制系統有效運行、管理和控制的基礎。
通過物聯網技術,讓交通信息采集技術由量變產生質變。利用無線傳感網絡,可以成功地實現實時監測路面交通情況,并從整體和局部上及時掌握交通狀況變化趨勢,通過歷史數據庫可以推導出各時間各條道路的交通流的變化規律和對突發事件的異常狀態,從而提前預測交通變化的可能性,提早做出相應的應對措施。交通流量、車速、車流密度和占有率等交通參數是交通設計需要的最基本參數。交通流量的原始數據應是車輛的計數,但在數據統計分析中,應把車輛數按各種車輛的車型折算成標準車當量數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