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互聯時代即將來臨,單單的互聯網早已無法再滿足人類的需求,作為世界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正在推動著各行各業的變革。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物聯網卡生態再下一城,正式發布了Link物聯網卡平臺。據此前IoT Analytics最新發布的物聯網卡平臺研究報告指出,在全球范圍內的物聯網卡平臺企業增長速度非常快。為何如此多的企業對打造物聯網卡平臺這么熱衷呢?
物聯網卡技術的應用領域很是廣泛,幾乎所有的行業都可以和它扯上關系。在對物聯網卡平臺的競爭策略進行分析前,我們有必要先對物聯網卡產業鏈做個簡單的了解。
承上啟下!物聯網卡產業鏈的樞紐
物聯網卡產業鏈一般分為8大環節,首先是物聯網卡產業鏈的上游,包括芯片供應商、傳感器供應商、無線模組廠商。在這一部分里,物聯網卡芯片除了ARM、英特爾、高通、德州儀器、意法半導體等這些在行業中占據絕對優勢的國際半導體巨頭之外,還有國內廠商華為海思、北京君正、北斗星通、華天科技等在持續發力;傳感器層面目前主要由美國、日本、德國的幾家龍頭公司主導;而模組主要是華為、中興通訊、移遠通信、上海慶科等處于行業領導地位。
再看物聯卡產業鏈的中游,包括網絡運營商、平臺服務商、系統及軟件開發商。在這一部分里,網絡是萬物互聯的信息通道,也是目前物聯網卡產業鏈中發展較為成熟的環節,包括LPWAN、3/4/5G以及無線傳感器網等。這里主要是三大通信運營商,這些運營商的服務是下游任何玩家都繞不開的。還有就是號稱物聯網卡的“動脈”的系統及軟件開發商,目前發布物聯網卡操作系統的主要是一些IT巨頭。關于平臺服務商,它在物聯網卡產業鏈中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是信息產業中的新興角色,短短幾年內,已從全球最初的十幾家發展到450多家,思科、IBM、微軟、谷歌、艾拉物聯、宜通世紀、阿里等都是其中的杰出玩家。
最后是物聯網卡產業鏈的下游,包括智能硬件廠商和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智能硬件是物聯網卡的承載終端,是指集成了傳感器和通信功能,可接入物聯網卡并實現特定功能或服務的設備。而系統集成及應用服務提供商,作為物聯網卡應用落地的“實施者”,一般是面向大型客戶或垂直行業,目前這一領域做得比較好的有華為、中興、星網銳捷、遠望谷、漢威電子等,而下游廠商的發展離不開其上游的推動作用。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信息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www.sunsut.com)表示,由此,我們可以看出處于產業鏈中游的平臺服務商其樞紐地位,上游通用硬件廠商和下游應用服務提供商都需要平臺服務商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