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類物聯網卡和我們普通SIM卡是一樣的,但是在套餐收費方面還是有差異,為了適應物聯網的需求,運營商限制物聯網卡的語音功能,并配套非常優惠的流量套餐,便于機器設備傳輸數據,所以,這類物聯網卡的流量收費會比普通SIM卡便宜些。目前,也有不少物聯網企業將這列物聯網卡面終端客戶銷售,市面上很多純流量卡也就是物聯網卡來的。缺點:非常耗電,網絡覆蓋穿透不足,基站難以支撐高度密集的聯網數。收費標準:和普通SIM卡計費相似。按流量計費。
第2類:NB-IoT模式的物聯網卡。
也被稱為窄帶物聯網,是物聯網近幾年發展的主流,三大運營商都要在2017年年底前完成一線城市和省會城市的NB-IoT網絡覆蓋。NB-IoT物聯網卡的優勢在于低功耗、廣覆蓋穿透、高密度支撐。但是這類物聯網使用場景存在限制要求,必須滿足流量速率低、不做高速移動,不能打電話等要求。收費標準:采用連接數計費。即每個卡號包月計費。目前
電信已推出按年、10年等模式的計費。每年費用為20元。預計未來會有更靈活的計費方式。
第3類:e-MTC模式的物聯網卡。
e-MTC介于1和2之間,平衡了能耗、流量等問題。其醉大特色是,能撥打電話。
中國聯通曾經演示過e-MTC在消防中的應用,火災發生時,e-MTC可以及時傳輸數據,并允許現場人員與消防人員進行通話。缺點:性能過于中庸,目前
中國移動、
中國電信并未明確支持e-MTC。收費標準:尚未投放市場,沒有具體的計費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