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分用戶省錢效果可以立竿見影
流量漫游費取消后,只要你套餐內還有流量,國內去哪兒都可安心使用。對于經常出差或旅游的人來說,每月的通信消費可能較高,7月1日以后會馬上感受到花在流量上的錢少了。
舉個例子,安徽本地套餐用戶A,套餐內不含有免費全國流量,他出差去重慶一月,在重慶使用了1G流量。A如果是中國移動用戶則需要額外支付1G流量費。而7月1日后,如果A原來本地套餐流量夠用,上述額外支付的流量費就可省下來了。
因此,有網友表示:以后外地出差、旅游等,可以省流量費了。即使工作調到新的城市,也不用換當地手機號,免去辦理新手機號的麻煩。
二、進一步促進競爭,加快流量降價
過去受到手機通話漫游費和流量漫游費的限制,不同地方的手機卡的資費差距較大,比如就全國范圍來看,北京上海等一線還有經濟較發達的城市的資費水平較高,而中西部等經濟落后一些的地區資費水平較低。
如今這兩項漫游都取消,你無論在國內哪個城市辦的卡,打電話還是上網資費都不會有差別了,但這樣也會導致“竄卡”情況的發生,比如在北京的用戶可能會使用一張來自廣西的很便宜的流量卡,用來插在副卡槽里當上網卡。
因此,取消漫游費也會促進市場的調節作用,全國的資費水平會不斷下降,逐步趨于一致。對于承受著較高流量資費的一些城市的用戶,流量降價將更明晰。
三、三大運營商中對移動經營管理體系影響最大
由于無法再有“漫游”費的保護,各省運營商在發展業務的時候會面臨著來自兩方面的競爭壓力,一是來自其他省份的競爭對手的手機卡的流入,二是來自自己兄弟單位的手機卡的流入。面對競爭對手,運營商依舊會通過降價來“廝殺”,而對于“自家”的競爭,可以通過省間流量結算來做平衡和限制,例如江蘇電信的卡竄到了廣東,那么廣東電信可以根據江蘇竄過去的卡在當地的使用情況,分得部分收入。除了省間流量結算外,還可以打造全國業務平臺,實現集中化管理、跨區域的后續服務。
但想要實現全國平臺化管理,對中國移動可有點難,因為移動是各省劃疆而治,省公司都是獨立的法人,營業系統也較為獨立,取消漫游后,中國移動要想實行全國資費統一的話改造難度應該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