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的醫療安防系統,主要以視頻監控、報警、門禁和周界防范為主。就視頻監控而言,雖然目前很多醫院都在建設"平安醫院",但大多仍停留在基本的視頻監控。這樣全靠監控而沒有對安保人員進行系統培訓,防護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不僅如此,一些傳統攝像機也無法匹配現今醫院的復雜場景,從而嚴重影響工作效率。所以將物聯網卡技術應用到監控中來,更新傳統的設備是醫院智能安防的著手點。
比如在掛號大廳、手術室等地宜安裝網絡高清低照度監控相機以達到高清監控的效果;對于急診室、ICU病房、停車場等需要24小時開啟監控的場所,可以安裝網絡高清紅外低照度甚至星空超低照度相機等,便于夜間監控;對于掛號窗口、藥房窗口、診療窗口等醫患矛盾高發區宜配備拾音器,便于事中取證和事后回溯等。
就報警系統而言,目前大多數醫院基本處于缺失狀態。即使是大多數三甲醫院,報警系統也僅限消防報警及部分重點區域的入侵報警。像一些針對提高醫護人員自身安全防范的報警、掛號處、藥房處、診室等矛盾集中區的報警系統基本確缺失。
而且大多數醫院的報警系統與視頻監控系統獨立不兼容。這樣不僅降低了監控中心的工作效率,而且會大幅增加安全防范風險,尤其遇到突發性醫患沖突事件。因此,監控報警聯動是主流趨勢。它不但能夠在遇到突發事件時便于監控中心第一時間了解現場實際狀況、鎖定關鍵目標、從而盡早排除險情,而且還可以極大降低系統復雜度、提高穩定性和工作效率。
其次就是門禁系統。目前大部分醫院并沒有門禁。然而,在藥房、倉庫、財務室、機房等重要部門設置門禁系統不僅可以增強人身財產安全,而且也會顯著降低損益成本。安裝了門禁系統之后,只有本部門相關人員及上級相關領導才能在指定的時間段允許進入,且任意時間刷卡都會聯動視頻監控并錄像。在一些醫院重地還引入了人臉識別系統,能夠有效的杜絕一些隱私信息的泄露。
國內最大的物聯網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http://www.sunsut.com)表示,在不久的將來,醫療行業將融入更多人工智慧、傳感技術等高科技,使醫療服務走向真正意義的智能化,推動醫療事業的繁榮發展。放眼未來,個性化、智能化以及集約化對于醫療安防行業來說是大勢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