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醫療電子成為業者關注的焦點。隨著Apple Watch、Misfit手環等穿戴式設備銷售量快速下滑,原本可望成為科技產業新希望的可攜式穿戴式醫療和保健電子產品市場,在2018年初看似進入了冷靜期。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擁有相當多的人口數量,再加上,包括中國或其他新興地區的民眾收入逐漸增加,但是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中國民眾卻面臨著嚴重疾病的威脅。
因此在全球醫療企業眼中,中國將很快成為全球最大的醫療設備市場,這也使得許多企業與投資者,再度將重心放在醫療與保健設備產業。
隨著穿戴式設備市場與應用持續擴展,穿戴式設備的發展將歷經三階段的演變。
從最初著重于基礎的運動與生命征象數據采集和分析,發展到目前的第二階段,穿戴式設備的功能已經變得更豐富與完善了,不僅兼顧人體健康和生活環境參數,更強調使用者配戴舒適度。接下來,穿戴式設備將整合更多與人體、環境有關的功能,并成為人工智能的重要環節,進一步提升用戶的生活型態。
在消費者的剛性需求推動下,醫療保健已經是穿戴式設備的一項剛需功能了。
穿戴式設備是一個籠統的概念,它并不完全是消費性設備。例如像穿戴式醫療設備也有很多是在醫院中使用或是醫師建議病人在家療養使用的醫療級設備。如今,專業的醫療器材公司正投入這一類穿戴式醫療設備的開發,而消費電子產品制造商也在積極推出醫療設備的可穿戴。各種運動健身、生活管理方面的預防類穿戴設備將會越來越多,所提供的功能也會日趨完善。
例如基本的睡眠質量監測,將進一步加入腦電、血氧與心率等指標,提高基本監測的準確性與可靠度。但無論是醫療診斷級或院外的預防類設備,都正朝向可攜式與穿戴式的方向發展,給病患帶來了便利。
隨著更多的醫療級技術朝向消費級穿戴設備發展,為了提高對于用戶的吸引力,預防醫療設備除了增加醫療保健功能,還衍生出協助用戶解讀數據的第三方服務模式,由專業的醫療數據服務團隊在遠程提供數據的解讀、分析與反饋。
國內最大的物聯網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http://www.sunsut.com)表示,未來,隨著物聯網卡技術的發展,基于物聯網卡的穿戴式醫療電子將慢慢走進大眾的生活,做到真正的服務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