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隨著國家“提速降費”的號召,三大運營商也推出了自己的套餐,各種無限流量卡一時間看得人眼花繚亂,不過如果我們將這些運營商近期推出的各種流量卡放在一起來看就能發現,其實歸根到底只有兩類。
首先就是定制流量卡。這種流量卡最明顯的一個特征就是運營商和某一APP或者某一公司合作,通過這張SIM卡,使用特定APP的時候會免流量,從這個角度來說,確實是無限流量的。目前這類流量卡也是最多的,比如中國聯通和今日頭條推出的“今日頭條懂我卡”就提供今日頭條專屬流量免費,再有額外的2GB國內流量,再比如聯通和小米推出的米粉卡,次月可以返還小米APP產生的流量,在聯通和愛奇藝、優酷、騰訊等視頻網站推出的“暢視計劃”中,用戶在這些視頻APP觀看480P標清視頻免流量費。
這類定制流量卡能做到真正的無限流量,網速也不會衰減,但是只局限在特定APP中使用,特別適合手機視頻愛好者這樣會在某一APP中消耗大量流量的用戶。
其次就是所謂“無限”流量卡。這種流量卡和定制流量卡比較大的區別就在于,它能真正做到全APP無限流量,不過各大運營商的無限流量卡基本都設置了一個流量天花板,當用戶使用流量超過多少GB后,會進入限速狀態。
物聯網卡交易平臺表示,運營商們應該圍繞青年、學生、網民等流量需求大的消費者,加大流量卡定向優惠力度,才能占據市場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