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產、炒股、理財、保險、教育、借貸、煙酒推銷、金融、保健等相關業務的推銷和辦理的騷擾電話不勝其擾,面對95/96開頭的騷擾或詐騙號碼來電,最突破營商底線的是,這些騷擾和詐騙電話利用AI智能語音技術,一臺電腦每天可自動撥出幾千個電話,并運用互聯網數據進行客戶篩選、分類,對用戶的手機進行“精準騷擾和詐騙”,這些網絡和電話號碼為何成為這些不法分子讓人作嘔的溫床,誰之過?
從用戶自身來看,接到騷擾電話很可能意味著自己在購物、辦卡、咨詢等日常生活中留給商家的電話和個人信息遭到泄露或轉賣;從呼叫方來看,有些是撒網式自動呼叫、有些是偽基站發出,也有些屬于過度營銷。2019年度手機用戶號碼標記總量達12.14億次,較2018年增長了20.6%左右,其中“推銷”連續兩年成為用戶標記最多的類型,占比41.35%;“騷擾電話”占比15.64%;“詐騙電話”占比7.12%。中國移動表示,“中國移動一直以來高度重視騷擾電話治理工作,建立了騷擾電話集中監測系統,積極配合政府有關部門,堅決打擊通過各類騷擾電話損害客戶權益的行為,凈化通信環境,保護客戶利益。”與運營商治理騷擾電話的表述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騷擾電話是屢禁不絕,給居民生活帶來諸多困擾。其水火相存的背后,究竟是騷擾、詐騙電話的號碼使用者對運營商的號碼騷擾管控產生了免疫修煉成精,還是有其他方面的現實糾葛,這未必不令人深思。
當問題和矛盾逐步嚴重到自身無法根治之時,總會有更大的組織站出來應聲,近日,工信部印發《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加強呼叫中心業務管理的通知》,部署進一步加大對騷擾電話的整治力度,從嚴規范呼叫中心企業經營行為,杜絕相關騷擾電話擾民問題。有關部門將抓住“市場準入、碼號管理、接入管理、經營行為管理和違規處置”等五個關鍵環節,從嚴規范,力爭短時間內有效遏制呼叫中心企業利用95/96號碼撥打騷擾電話問題。具體而言,一是規范呼叫中心經營行為,強化主體責任落實,引導回歸用戶信息咨詢業務形態,要求合法合規使用電信資源、保障用戶信息安全、嚴禁撥打騷擾電話。二是強化基礎電信企業接入管理責任,明確不得提供接入的情形,斬斷騷擾電話通信渠道。三是加強監督檢查和執法,電信管理機構從嚴準入管理、碼號管理,依法處理違規行為,強化監督管理。
其實,“95”號段,這類號碼本來規劃用于跨省或全國范圍內統一使用的客戶服務短號碼、比如銀行的5位服務熱線95595、95566等等,后來,為提升使用效率,用于電信業務接入的“95”短號碼可以申請擴展位長至8位,如確有需求,可擴展至13位。如此一來,運營商自己手中的5位或6位短號資源會通過企業的身份搖身一變出成千上百個號碼出來,個別擁有短號拓展長號資源的企業將長號轉賣,最終流入違法者手中,來實現其不法牟利或不正當牟利,黑產也就如此形成,面對一般企業很難申請到短號和產生如此巨額利益的事實,相關部門亟須重拳治理。此次集中治理要求各大運營商層面持續發力,通過各種手段防堵騷擾電話漏洞,嚴格執行通信資源接入管理,對經營性呼叫中心進行全面排查。
物聯卡之家(www.sunsut.com)認為,騷擾電話和詐騙電話的出現,是市場、運營商、道德修養、監管、利益等因素共同交織孕育的結果,在社會公民使用運營商提供的服務有深遭運營商資源騷擾危害的當下,我們看到監管部門主動作為,運營商積極響應落實相關措施,多方聯動,共同努力,切斷騷擾電話的利益鏈條,保護客戶合法權益。斬妖除魔需要硬的手腕,騷擾和詐騙電話從耳朵旁邊的消失,將是最具說服力的治理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