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網絡技術的商用,物聯網似乎像破繭的彩蝶,迎來了春意盎然下的自由起舞,這是一個新的生命周期,也是一個更廣闊的暢翔空間,有相關機構預計,物聯網市場將是一個萬億級的市場,物聯網的連接數將在百億級的規模,物超人的時代對運營商而言會很快帶來,在2020年的前5個月時間,三大運營商蜂窩物聯網終端用戶就達10.97億戶,比去年凈增6886萬,最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用戶中,用于智能制造、智能交通、智能公共事業的終端用戶增長均達30%左右。可想而知,隨著物聯網商用的行業滲透和落地,隨著國家對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大力推動,三大運營商正做足準備擁抱物聯網,為千行百業的智能化改造做足準備。看運營商如何在物聯網領域“乘風破浪”?
新基建孕育了新物聯,物聯網已經由碎片化應用、閉環式發展,進入到跨界融合、集成創新、規模化發展的新階段。在此背景下,中國電信的天翼物聯將基于新的智能連接和更加開放的新平臺,構建全新物聯網生態,以此來打破信息“孤島”,實現全要素互聯、一體化整合、推動物聯網產業進一步規模化發展。目前物聯網主要有LTE Cat.4/6、LTE Cat.1、NB-IoT三種連接形式,LTE Cat.4/6即5G,主要被應用于遠程醫療、自動駕駛、高清視頻和工業物聯網;LTE Cat.1于2016年開始商用,主要應用于可穿戴設備、POSS機、電梯監控和物流領域;中國電信的NB-IoT連接數已突破5000萬,主要應用于路燈、抄表、智能停車和環境管理等場景,有昆侖燃氣、天津智慧水務、海爾共享空調、小天鵝洗衣機等成功案例。中國電信正在構建終端生態、應用生態、集成商生態、行業權威生態、實驗室生態、服務商生態、開發者生態和安全生態這八大生態,希望能通過生態構建吸引更多的開發者和廠商,與天翼物聯一起,為未來更加智能的世界貢獻力量。同樣,中國聯通LTE全網已打開了具備Cat 1 能力,實現業務開通無縫對接,并沉淀產業互聯網實踐,并且中國聯通物聯網正式對外發布自主設計、全國產化“雁飛Cat 1”模組,該模組能夠實現三大差異化優勢,從當前蜂窩物聯網發展的趨勢來看,LTE Cat.1作為介于高速LTE類別及低速物聯網之間的一種IoT指定類別,將成為連接物聯網的“主力軍”。同樣作為運營商的老大中國移動,可以說是5G行業的頂梁柱,中國移動主要布局于智能連接、開放平臺、芯片模組、智能硬件與行業應用這五大領域,同時積極鍛造5G切片、邊緣計算、5G模組、操作系統等5G的通用能力,賦能產業數字化轉型。截至5月,中國移動已建成近14萬個5G基站,并力爭2020年底提前完成建設5G基站30萬座,并在所有地級以上城市提供5G商用服務的目標。
物聯卡之家(www.sunsut.com)獲悉,5G將在未來成為社會信息流動的主動脈,產業轉型升級的加速器和數字社會建設的新基石,既是數字經濟的基礎,也是建設數字中國網絡強國的核心動力之一,于此,三大運營商的5G建設速度已進一步加快,預計今年三季度5G網絡將具備縣級以上城市的服務能力。未來在5G應用中,將有更多的物聯網業界合作伙一同構建新業態,探索更多更新的物聯網應用,打造全新的5G+IOT生態圈,共同推動的物聯網產業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