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以來,通過集成智能感知、信息傳輸、網絡融合和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的物聯網技術,成為繼計算機和因特網的發明與應用之后蓬勃興起的世界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浪潮,是上個世紀人類信息技術革命的延伸與總結。物聯網技術將為未來全球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進程帶來一場偉大的革命,通過對傳統產業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改造,成為主導全球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之一。
隨著物聯網被列入國家未來重點扶持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各地區都掀起了物聯網的建設高潮,廣東、福建、江蘇、上海等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提出了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并提出了詳細的行動指南。由于缺乏政策上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各級政府在開展物聯網產業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往往各自為政,加上已有的網絡標準不同,因此各地區選取的物聯網技術標準也各不相同,這一系列原因導致各級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以及區域之間的分割情況較為普遍,資源、信息的共享不足,在很多地區都出現了產業集聚困難、研究成本過高、無序重復性建設現象嚴重以及資源利用率過低的態勢。
以技術標準為例,規范化的技術標準是物聯網產業化發展的基礎,更是搶占未來物聯網發展話語權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國內外在物聯網標準的制定上尚處于相互博弈階段,全球范圍內已經形成了WirelessHART、ISAl00.lla和WIA-PA三大標準,而技術標準的制定又往往會涉及到各方利益的博弈,其制定過程較為復雜。我國物聯網產業的起步并不晚,但由于國家從未對物聯網標準進行統籌安排,導致國內除了SCDMA、TD--SCDMA以及傳感器網絡信息處理服務和接口規范三項專利外,缺乏在國際行業標準制定上有分量的物聯網專利。加上物聯網的產業鏈涉及面較廣,國家又缺乏頂層設計,在協同機制不通暢的情況下,許多行業都采取各自的技術標準推廣物聯網技術的應用。以金融行業為例,在選取物聯網支付技術方案時,中國銀聯股份有限公司就選擇了傳統的13.56Mhz技術,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則選擇了2.4G標準。這不僅給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帶來了不便,也是行業壁壘導致的行業標準的問題,還反應了我國物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頂層設計的缺失所導致的無序建設、資源利用率低的現象,更突顯了不做好頂層設計與統籌規劃,將阻礙我國物聯網產業全面、協同、可持續發展。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www.sunsut.com)指出,我國物聯網產業處于發展初期,面臨需求層次較低導致應用規模缺乏、技術創新能力薄弱等問題,產業要發展壯大,尋求促進其發展的動力要素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動力要素需滿足一下條件:首先,該要素是推動物聯網產業產生、發展的重要力量,即該要素應具有“動力”的性質;其次,該要素需作用于物聯網產業發展的整個過程;最后,該要素需保持相對獨立的功能,即該要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例如,在技術創新方面,物聯網作為高新技術產業,技術創新是其健康發展的核心動力。物聯網產業鏈長、環節眾多,每個環節的發展都需要較高的技術水平。技術創新不僅有利于新產品的開發而且還有利于降低物聯網產品和服務的成本,是物聯網產業形成競爭優勢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