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我國的科技發展水平不斷提高,經濟的發展也十分迅猛,國際地位也得到了巨大的提升,面對信息化、全球化進程的不斷深入以及國內外政治、經濟局勢的變動,我國物聯網產業鏈的發展必須與時俱進,必須具備足夠的靈活性以適應當前的大環境。
首先,信息化、全球化。信息化、全球化推動社會發展向國際化進軍的同時也推動我國物聯網產業走向國際化。而產業鏈協同發展正好適應了國際化的需要,也必將成為提升我國物聯網產業整體國際化水平的重要基礎。廠商們為了盡快融入全球化的浪潮,會開始專注于核心競爭能力的培養,其發展模式也逐漸趨于扁平化。
其次,國內外政策環境。新政策的出臺也會對我國物聯網產業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從2009年8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前往無錫高新微納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發中心進行考察,到《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對物聯網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等的規劃,不難看出,我國政府對物聯網的發展已給予了高度重視。諸多調整產業結構不合理,產能過剩,行業應用不規范、標準不統一的政策都將促使物聯網產業鏈趨向于協同化發展。
再次,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如今的用戶和業主越來越挑剔,他們對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苛刻,總試圖以最低的價格獲得最優質的產品和服務,以最快的速度取得產品和享受服務。不僅要滿足現實的需求還要洞察其潛在需求。物聯網的應用前景十分廣闊,這也意味著其市場潛力無可限量,這就要求物聯網產業鏈必須具備快速響應的能力,而其中最為有效的途徑就是實現產業鏈的協同運作。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www.sunsut.com)指出,相關與支持產業是促進主導產業競爭優勢的保證,它有利于主導產業成本的降低、質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波特的研究提醒人們注意“產業集群”這種現象,就是一個優勢產業不是單獨存在的,它一定是同相關強勢產業一同崛起。
物聯網產業是我們國家重要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有著區別于一般傳統產業特點,也存在著不同于其他新興產業的特征:(1)公共安全。物聯網在智能信息化網絡中處于關鍵地位,承擔核心數據采集、傳輸和處理,過分依賴國外技術將對我國國家安全帶來重大隱患。(2)外部競爭。物聯網涵蓋計算機技術、現代通訊技術、新材料技術、智能控制技術等前沿尖端技術,技術關聯度高、輻射力強,因此物聯網新技術、產品的競爭也尤為激烈,將帶來知識產權糾紛、惡性競爭等問題。(3)發展風險。和其他新興產業一樣,物聯網技術產品從研發到產業化再到市場化,要經歷漫長的階段,期間會出現諸如技術風險、資金風險、市場風險,這些風險將減緩物聯網產業發展速度等。
因此,物聯網產業依靠市場機制的自身調節無法實現資源配置最優化,物聯網產業發展過程中必定會出現市場失靈。政府需要對物聯網產業進行合理的政策選擇,針對市場失靈的不同情況進行調節、規范和約束。
例如,在物聯網資金投入上,物聯網是新興產業,新興產業就意味著企業初創階段往往會面臨資金不足的情況,物聯網產業是需要將物與物連接起來并且進行更好的控制管理,這一特點決定了其發展必將會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需求而催生出更多的應用。但由于物聯網技術產品處于推廣初期,感知識別等物聯網技術功能比較單一,新技術新應用的創新研發成本巨大,加之物聯網應用市場不夠成熟帶來的推廣成本,物聯網企業必定會出現資金投入的問題。因為,研發成本的降低、示范項目建設是地方政府在解決本地物聯網企業資金投入問題的重要途徑。
同時,增強物聯網技術的有用性感知和易用性感知。讓人們感覺到物聯網技術對生活的便利和管理效率的提高是非常重要的。加強物聯網技術對人們生活便利的示范作用,多點多地建立物聯網示范工程,組織人們、宣傳單位對發展較好的物聯網工程進行體驗。在小區、公共場所等與對人們生活緊密聯系的場所多布置物聯網示范應用,讓人們切實感受到物聯網對人們生活的用處,消除人們使用物聯網技術的畏懼感,增強感知易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