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C114了解,國內目前僅有兩款商用5G手機,第一款5G手機是中興天機Axon 10 Pro 5G,售價4999元起,在京東上已經發貨,評論量500+,好評度96%;第二款是華為Mate20 X (5G) ,售價6199元,發售日期為北京時間8月16日10點08分,目前尚未正式發貨。
那么,這7.2萬部5G手機發貨是如何統計的?筆者認為有三個可能,一是從入網許可證數量統計;二是從渠道側統計;三是直接從手機廠家統計,畢竟到2019年7月,擁有商用5G手機的廠家只有中興華為兩家。
這不是本文要討論的關鍵,以中國億級的用戶基數,7.2萬5G手機用戶很容易達到。筆者想說的是,首批7.2萬5G手機用戶,他們是小白鼠嗎?畢竟筆者和周邊不少人溝通,大都明確表示要等等看,等5G網絡成熟、等5G資費出來、等5G手機性能更好、等5G手機價格更親民……
這些顧慮是非常有道理的。實在一點說,5G發牌還不到2個月,網絡確實還遠遠不夠完善,5G手機的性價比隨著時間推移必然會更好,有業內人士判斷明年下半年就會有5G千元機上市。而且,5G手機現在除了測速發朋友圈外,相比4G手機似乎也沒有其它作用?
但是,筆者認為,這批5G手機用戶,絕不是“小白鼠”,除了可以提升逼格外,仍然可以享受到等價乃至超值的體驗。
第一,中國的電信運營商,尤其是中國移動,能動手絕不逼逼,建網效率極快。5G牌照發放后,中國移動在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迅速開啟5G網絡部署,只要有5G手機,能時不時驚喜地發現某個地區能夠連上5G信號,使用5G網絡的場景會越來越多。
第二,從性能看,目前已經上市的兩部5G手機,均依托各自4G旗艦機型的核心配置開發而成,擁有很高的性能。最終上市的價格,比4G版本并沒有高出多少,遠遠低于業界之間對首批5G手機8000~1萬元價格的預期。買臺內置英特爾4G基帶的蘋果iPhoneX還要7000多元呢,性價比高不高,只能說見仁見智了。
第三,兩款5G手機均顏值出眾,手感出色,使用絕不掉價;功耗據悉也在可控范圍內,完全可以看做4G旗艦機的Plus版本,很容易上手。
第四,5G應用正在快速出現。例如近期開幕的第二屆全國青年運動會,號稱“5G運動會”,基于5G的大帶寬,使用5G手機可以體驗“不同機位自主看”、“屏幕遠近伸縮看”及“360度隨意看”等功能,這是4G手機無法做到的。
最后,5G手機的生命周期很長,很可能未來10年都在人們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嘗鮮5G手機,絕不會損失原有4G高端手機的任何體驗,新的功能、玩法還在不斷涌現。對大多數用戶來說,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換5G手機是合理的選擇,但第一批上市的5G手機,也不會讓嘗鮮的用戶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