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8 13:23 互動要素 物聯網 產業發展
隨著物聯網被列入國家未來重點扶持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國各地區都掀起了物聯網的建設高潮,廣東、福建、江蘇、上海等全國大多數省份都提出了大力發展物聯網產業,并提出了詳細的行動指南。由于缺乏政策上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各級政府在開展物聯網產業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往往各自為政,加上已有的網絡標準不同,因此各地區選取的物聯網技術標準也各不相同,這一系列原因導致各級地區之間、行業之間以及區域之間的分割情況較為普遍,資源、信息的共享不足,在很多地區都出現了產業集聚困難、研究成本過高、無序重復性建設現象嚴重以及資源利用率過低的態勢。
由此可見,我國的物聯網產業鏈要想在運作層面實現協同,必須以實現技術協同、網絡協同和信息協同為基礎,有效協調從采集標識到傳輸處理的各個環節,從而實現整體的最優化。在產品和應用方面,由于物聯網產業覆蓋面廣、產業環境變化莫測、產業鏈還未發展成熟等問題的存在,使得對市場需求的把握和發掘都不是很準確,那么如何將物聯網產業內部產品、面向市場的業務產品及行業應用與市場的需求相適配則是關鍵所在,因此只有實現物聯網產品及應用的內部協同與外部合作,才能縮短開發周期、節省相應成本,獲取更大的成長空間。
國內最大的物聯卡交易平臺:物聯卡之家()指出,互動要素是物聯網產業發展的基本要素,說明物聯網產業的創新網絡無論對產業的凈利潤還是總收入都至關重要。物聯網產業作為高技術產業,技術創新的地位尤其突出,而技術創新必然要有創新氛圍,要形成技術創新網絡,形成更多網絡連結互動關系,才能培育和提升產業集群競爭力。物聯網產業內部要建立有利于技術創新的產業聯盟和協會,便于企業互動交流以提升物聯網技術創新水平。
目前,全國各地建立了較多的物聯網產業聯盟,如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北京汽車物聯網產業聯盟、上海電子標簽與物聯網產業聯盟、中國射頻識別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重慶的中國移動全國M2M運營中心、全國M2M產業基地、廣東省無線射頻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無錫“感知中國”中心、中國物聯網研究發展中心等聯盟,從了聯盟類型上來說,有的屬于市場合作型產業聯盟,有的屬于研究開發合作型產業聯盟,有的是物聯網技術標準聯盟,還有的屬于產業鏈合作產業聯盟。
但是,不管是屬于那種類型的物聯網產業聯盟,都存在產業聯盟內部的企業加入門檻較低的現象,以及不同區域的產業聯盟惡性競爭和重復建設現象嚴重的問題,同時還存在產業內部的溝通交流不夠,組織聯系較為松散的現象。為了使得物聯網產業聯盟確實發揮作用,首先,產業聯盟應當拒絕確實不是物聯網的企業,使得物聯網產業聯盟內部真正的物聯網企業從聯盟中得到應有的扶持,特別是物聯網資金,基礎共性技術,市場網絡等方面的幫助。
其次,在加強聯盟內部企業之間的溝通的基礎上,還應該加強不同區域的聯盟之間的溝通,協調不同產業聯盟之間的工作,避免因惡性競爭和重復建設造成的產能過剩,以及接下來的因產能過剩又造成的惡性競爭。
第三,產業聯盟作為一種企業、研究機構和高校等相互連接在一起的松散組織形式,存在溝通較少的現象。這樣就不能充分發揮產業聯盟的“橋梁”作用。應該定期的開展交流會,出版月報刊物,創建統一管理平臺以溝通信息。從已有的物聯網產業聯盟的成員構成上看,企業占據了絕大多數,而大學和科研機構較少,不利于技術創新氛圍的形成。要多引進高校、科研院所加入物聯網產業聯盟,多形成技術交流和創新的網絡,引進較多的創新源,以便于集群內部技術的擴散和經驗類知識的交流。
第四,作為外生變量的政府,可以適時指導建立民間聯盟促進物聯網技術創新,這對于處于形成期的物聯網產業發展非常重要。政府幫助聯盟引進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為高校和科研院所創造條件,制定優惠政策,使得國家各類研究機構以及跨國公司研究中心等在本地的物聯網產業集群落戶。例如無錫就引進了北京、南京等地豐富的高校資源,增強集群的知識資源的絕對數量,以形成集群內部的創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