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9 15:15 用戶體驗 醫藥物聯網 管理體系
建立醫藥物聯網管理體系,可以提高醫院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實現醫院聚焦診療水平核心能力的提高,有效推動公立醫院運行機制轉變與創新。同時,依托區域醫藥物聯網管理體系,對醫藥供應鏈開展業務流程再造,減少藥品等物資的流通環節,提高管理效率降低流通成本,實現相關行政部門及時掌握和監管藥品等物資的流轉信息,促進醫藥供應與管理的創新與模式轉變。
但是,我國醫院傳統的醫療質量管理有很多不足之處:
1、管理手段單一。醫院傳統的醫療質量管理在管理方式上比較單一,只是利用病歷檢查、職能科室巡檢、院領導突擊檢查、每口工作報表等管理方式督促醫療質量。因為主要利用手工查閱病歷、科室自查、職能科室查房等方式獲得質量控制指標,所以質控人員工作效率低下、差錯頻發。
2、管理內容有限。醫院傳統的醫療質量管理不過是一種單純式管理模式,其管理的內容就是統計工作量、財務收入等指標,不涉及醫院的整體服務水平、行政效率、后勤績效等內容,因此對醫院的整體運行質量和運營效率很難保證。
3、管理時效性差。醫院傳統的醫療質量管理在管理的時效性上相當令人不滿意,醫院管理者很難實時地獲得醫療運行狀態,進行質量控制干預,及時消除事故隱患,以致最終釀成重大的醫療安全事件。可以看出傳統的醫療質量管理只重視終末質量,不重視過程質量和環節質量。這種以事后管理為主的質量管理,雖然也可依據終末質量評價積累一些管理經驗,對下一輪流程進行糾正處理以逐步改進管理,但是對于已經造成傷害的病人而言,卻是終生的痛苦。如果醫院能夠在環節管理中及時發現,及時處理,就能避免這種給醫患雙方帶來極大損失的結果。
物聯卡之家(n)資訊指出,健康管理終端是實現功能的載體,合適的外觀是基本層次上的要求,在使用的時候是否能夠強調有效地實現功能,是否能夠給用戶帶來輕松的使用體驗才是產品設計根本上需要考慮的因素。以血糖監護儀威力,血糖監護儀屬于電子醫療硬件,在界面的交互體驗中要充分考慮糖尿病患者的生理特點和心理需求,根據日常生活中的行為習慣進行深度挖掘,通過巧妙的交互方式給患者帶來愉悅的使用體驗。老年患者由于身體機能的退化導致認知能力有所下降,聽力視力也隨著年齡變弱,同時由于特殊的疾病引發而來的并發癥也造成了身體上的缺陷,在產品的設計中應該考慮到充分調動各種感官,讓界面的交互連貫有效。
用戶體驗的本質在于在產品的設計過程中要做到以用戶為主導核心,強調產品功能和交互設計給人帶來的感官體驗和情感需求,并有效地實現功能,同時產品也要充分考慮使用者的操作環境,做到人機環境的統一,而不是單純功能的堆砌讓人產生不適感,從而影響使用效果。健康管理設備的情感化設計體現在產品充分考慮患者的實際內心精神需求,充分的個性化操作,讓他們在使用產品的過程中不再是機械化地操作設備,而是讓產品通過人性化功能為用戶帶來情感上的共鳴,在一個和諧輕松的使用環境中去完成疾病健康的管理。
因此說,“物聯網、”知己健康管理”等醫學技術,不僅將”病發后到醫院被動治療”的就醫模式,改為”早預警”的主動治療現代醫學模式,更重要的在于推動層級就診的實現。智能醫療服務都是基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的,這是逐步建立實現“社區首診制”,推進層級就診的一劑“良方”。